如何减少繁殖障碍在生产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10 来源:荷斯坦网
随着养牛业继续发展,人们对奶牛繁殖在牧场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但对自己牛群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往往只是将它视之为一台“榨油机”,未将它视之为自己生活中的“效益伴侣”。而忽略了它应有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忽略了它为之奉献时所需的报酬;忽略了它生理上发生变化时所应给予的关注和护理。
在提高繁殖力的同时,该如何减少人为地对奶牛繁殖提高所不应有的损害,造成牛只被迫淘汰,牛群资产无为流失。从生产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乳腺炎比例较高,隐性乳腺炎比例较高,产后乏情(卵巢静止)牛只较多的现象,更突出了经营者对牛群管理、饲养管理、繁殖管理的重要性。
饲养管理
泌乳牛的日粮,依其瘤胃生理消化特点所决定,应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为原则。如过多饲喂精料,则影响乳脂率,造成消化障碍、厌食、拉稀,进而出现皱胃移位、慢性酸中毒、蹄叶炎,繁殖功能减退等疾病,从而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性能。
经营者应注意奶牛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及时调整饲喂方法,提高牛只健康的同时,又可将生产成本降低,缩短牛只繁殖功能的恢复期,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牛群管理
1.建立简单易行的牛群资料,并记录好牛群特殊个案的情况。
2.建立干奶牛档案。干奶的意义:乳腺组织周期性休整、瘤网胃机能的恢复及体况的恢复,同时也是隐性乳腺炎治疗的最佳时期。
3.健全消毒卫生制度。定期对牧场环境、放牧场、牛床和食槽进行消毒,还有对奶厅的消毒,经常清洗饮水池,保证水源的保持干净。保持干净、干燥的环境,以减少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4.加强挤奶操作的规范,认真落实挤奶程序,保持乳房的干净、干燥,降低乳腺炎的发生,因为乳腺炎对牛只的受孕率有着很大影响。
5.提倡自然分娩,禁止无为的助产。当羊膜水(二胞水)破裂二小时后胎儿还未产出或一小时未见到胎儿的头或脚,此时准备二桶消毒水,栓住牛尾巴,用消毒水将外阴清洗消毒,接产员或兽医带上长臂手套在另外一捅消毒水中消毒后,也可以使用润滑剂,再对分娩牛只进行检查。助产时应尽量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伤害及产道的损伤,以避免对以后的繁育造成障碍。
繁殖管理
建立较为详细的牛群繁殖资料。
1.何时配种、与配公牛及何时受孕。
2.何时干奶、干奶时乳房情况。
3.何时分娩、分娩过程中的情况(自然分娩、是否助产、胎衣下与不等)。
4.对产后40-60天未见发情的牛只应及时检查,或调整饲养或用药物。
5.治疗,同时检查子宫是否有炎症并予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受孕时期。
6.对繁殖障碍治疗牛只要有简单必要的记录,何时检查、何时治疗、什么病况、用何药物,效果如何。
虽然这是一些细小的事情,但我们的财富是从细小之处聚拢而来,让奶牛成为你我他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效益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