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足类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8-03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桡足类是一类小型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在淡水水域,经常与轮虫和枝角类伴生。在中国北方淡水水域中,低温季节(早春和深秋)以桡足类为主,高温季节(夏季)以枝角类为主。桡足类中剑水蚤的个体大小在0.5-1.8mm,一般1mm左右,特别适合作为鱼虾蟹育苗的生物饵料。
在日本,桡足类用于真鲷的育苗。真鲷开口后的投饵顺序是,第1-2周使用强化的轮虫、第3周使用强化的丰年虫、第4-5周使用冷冻桡足类,之后投喂颗粒饲料。海水鱼幼体对饵料的营养要求高,特别是饵料中高级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的含量必须达到高水平,才能满足海水鱼幼体的生长和存活的需要。自然生长和孵化的轮虫和丰年虫,由于EPA和DHA含量不足,所以在海水鱼育苗中必须经过添加鱼油乳化液进行营养强化后才能用于培育鱼苗。而桡足类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脂肪,脂肪中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丰富,可以直接用于海水和淡水鱼虾蟹育苗。桡足类中蛋白质含量达到73.4%(干重),脂肪含量达到9.6%(干重),EPA含量达到10.7mg/g(干重),DHA含量达到17.6mg/g(干重)。
桡足类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始于十五年前的厄瓜多尔。2001年开始,厄瓜多尔从中国进口冷冻桡足类用于南美白对虾的育苗。中国的对虾育苗场普遍开始试用冷冻桡足类是在2015年。试验取得成功后,2016年有部分对虾育苗公司正式使用冷冻桡足类育苗,替代部分丰年虫,育苗效果更好。
冷冻桡足类在对虾育苗中的使用,可以参考以下方案。
桡足类在对虾育苗中的使用 (100万仔虾用量)
根据自身经验和手法,可以灵活掌握,可以适当调整。初次使用桡足类育苗,要仔细观察,根据摄食情况调整用量,一般掌握在2.5小时吃完为宜。使用冷冻桡足类,有几方面需要注意。充气要足,防止沉底。P6以后标粗期间,用量适当加大。虾片的用量必须适当减少,否则多余的虾片影响水质。夜间虾苗蜕皮期间,适当多投喂桡足类,可有效避免虾苗残杀,提高出成率。
使用冷冻桡足类进行对虾育苗,有明显的优点。使用方便,价格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苗的个体略大,P5苗如P6大小。发育快,出苗时间压缩1天。出苗率高,一般提高10-20%。苗的质量好,油滴含量明显增多。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活体桡足类有时供应不足,冷冻桡足类已开始在石斑的外塘育苗中应用。外塘中,当石斑苗达到12日龄集群后,可以直接投喂化开的冷冻桡足类。
此时石斑苗达到1.5厘米左右,在外塘中集群游动觅食。这个阶段,应该投喂大号(1.5毫米以上)桡足类,投喂7天。之后,转移到水泥池用大卤虫搭配大桡足类继续培养。
在淡水鱼育苗,以泥鳅为例,传统饵料使用豆浆和粉料,寸苗的成活率一般在5% - 30%,达到上限的很少,难以掌握。而使用桡足类泥鳅育苗,其成活率达到30%,易于掌握。
生物安全是鱼虾蟹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生物饵料可能携带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对育苗的成功造成巨大的威胁。鲜活及冷冻的生物饵料必须经过高效的消毒处理才可使用。只有不含活性病原的生物饵料,才是生物安全的,育苗场才可放心使用。
在自然水域中,鱼虾蟹幼体以藻类、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为食。桡足类是鱼虾蟹幼体的重要天然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