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健康养殖管理专题2——池塘底质的改良与修复
发布时间:2016-04-14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鱼虾等水产动物的最基本生存条件是水体环境,所以为保证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地发展,首先就必须保持养殖池塘水质的良好性。但是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可与池水相互作用,从而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因此,归根到底还是要重视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改良。为了达到更为合理地利用养殖池塘的水土资源的目的,务必要从改良与修复着手。
1、池塘底部的组成与作用
①池塘底部的组成。池塘底部的组成包括原始底部(一般称为土壤),以及土壤之上在养殖过程中由养殖动物粪便、残饵、各种死亡水生生物的尸体以及人工操作的搅动下,原始土壤与沉淀物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混合,成为淤泥。对于地膜池和水泥池而言,底部只是沉淀物。
②池塘底部的作用。具有缓冲水质突变,调节水质,保肥、供肥等作用
2、底质恶化的原因
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造成大量的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抗生素、杀虫剂、重金属等投入养殖系统,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系统生态金字塔畸形、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由于池塘底泥的自净和缓冲能力有限,当放养密度、投饵用药等因素超过池塘的生态容量时就会造成底质和水质的恶化。
3、底质恶化的危害
①导致“氧债”增加。“氧债”就是池塘溶解氧在供应充足情况下的耗氧量和实际耗氧量之差。池塘过多有机物积累在池塘底部,同时池塘底部溶氧缺乏,在缺氧情况下,兼性厌氧菌大量繁殖,将有机物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中间产物会将底部的氧气结合从而消耗底部溶氧,因此“氧债”的存在是缺氧、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底质恶化是导致“氧债”产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高温时期,一旦天气突变,池塘表层就会出现水温快速下降的现象,水体对流,上下层水体之间出现互换,这样鱼塘会呈现极度缺氧现象,养殖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②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池塘底质老化后,嫌气菌大量繁殖,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质并产生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亚硝酸氮、甲烷、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都对养殖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且在养殖体系中不断累积。
③导致池塘底部酸碱失衡。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和好氧细菌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各类有机酸和无机酸,导致池塘底部pH快速下降。鱼类对水质的酸碱度有一个适宜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刺激鱼类鳃组织和皮肤组织,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的呼吸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氧气充足的池塘还存在缺氧的症状,主要是酸化严重的底部会造成鱼类不能利用池塘中的溶氧,因此要在平常生产管理中注意池塘底部酸化。
④导致底部病原菌大量滋生。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同时酸化的底部也会使一些体质弱的鱼群抵抗力下降,,当达到致病数量时即引发疾病。
⑤限制底栖生物的产量。池塘底质恶化限制底栖生物的产量,而许多底栖生物是养殖水生动物良好的天然饵料。
4、改良技术
①物理法。清塘挖淤一般在冬季或者早春等生产闲季进行。大多采用先排干池水,然后用水力挖塘机组清除淤泥。此法成本低,适应性强,但作业时需要有水源和较大的荒地或浅滩用于排放泥浆,让其沉淀。除了清淤外,经常搅动塘底,翻松塘底的淤泥或通过开增氧机也能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
②化学法。化学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生石灰清塘。除生石灰外,还可选用化学复合型底质改良剂。如“水底双净”,投入水中能起到改善水质兼杀菌、改良底质、增加水体溶解氧作用。
③生物法。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干预池塘底泥理化因子相、微生物相和水体藻相。
水底双净
主要成分有Na2S2O8、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等。为新型过氧化物,有改善水质兼杀菌、改良底质、增加水体溶解氧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①改善水质,增大水体透明度,使水色清、爽、活;
②风雨前使用,氧化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解氧,稳定水质,防止、减少浮头、虾跳、爬边、游塘等应激反应;
③配合微生物制剂使用,提高效率,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消除养殖中后期藻类老化,水色黑、红、白浊等,去除泡沫、腥臭味,保持水体长时间稳定;
④氧化改良池塘底质,清楚菌毒素,营造良好的鱼虾栖息环境。
用药推荐:
①对虾:空肠空胃、偷死、白便症时、水质底质改良,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本品150~200克,直接全池均匀泼洒;或与颗粒型“二溴海因”合用,每亩各用200~250克,混匀后全池泼洒(不能溶水)。
②鱼类:出血、溃疡、链球菌。肝胆综合症、肠炎,改善水质、底质,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本品200~250克,直接全池均匀泼洒;或与“聚维酮碘”等水剂消毒剂联用成立体消毒,每亩水面用200~500克,直接泼洒,再用消毒剂,还可增加水体溶解氧、提高用药安全性。
③改良水质、提高微生物产品使用效果:与“生物降解灵”、光合细菌等厌氧菌联用,上午用水底双净,每亩200~250克,下午用厌氧菌;或与酶合益生素、强效硝化菌等好氧菌联用,则下午用水底双净,第二天上午用好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