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健康养殖管理专题1——氨氮污染的处理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1、水体氨氮来源
①水生生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物尸体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
②当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
③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腺向水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氮中毒。
2、危害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氨氮过高会增加鳃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功能,减少怀卵量,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急性氨氮中毒变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时可导致养殖生物大批死亡,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3、中毒机理
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NH3),又叫非离子氨,脂溶性,对水生生物有毒。另一种是铵(NH4+),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无毒。当氨(NH3)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时会直接增加水生生物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PH随着相应上升,水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面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水中氨浓度高也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4、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
①鱼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
②呼吸急促,口时而大张。
③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黑色,有时出现流血现象。
④鳍条舒展,基部出血。
⑤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
5、防治
推荐使用氨净来消除养殖水体过高的氨氮,降解水体中藻类毒素,稳定养殖水体水质、底质。本品精选优质高分子材料,可快速高效大量吸附水体中的游离氨、络合形成稳定的氨金属盐,一个络合剂和络合10-12个氨分子,从而消除养殖水体过高的氨氮,有效避免鱼、虾等养殖水生动物急、慢性氨中毒(体色不正常,发白或变红),且能降解水体中藻类毒素,稳定养殖水体水质、底质。使用本品后,塘口下风处氨味减少或消除、水色活爽、提高溶解氧、吃食增加、氨氮偏高症状改善或消除。
用药推荐: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本品200-300g,兑适量水后全池均匀泼洒,氨氮严重超标者可加倍使用。本品与“水底双净”、“增氧改水灵”联用,效果更快更佳。使用本品后,第二天全池泼洒“益菌多”或“爽水活力源”,水质稳定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