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政策因素叠加,生猪“三量齐降”---生猪产业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7-06-27 来源:国际猪业


    政策因素叠加,生猪“三量齐降”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3年以来,中国各地拆迁、关闭的猪场目前尚未有确切数据公布,但从图1显示的全国生猪产销变化情况来看,2014年成为中国养猪业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水岭,开始出现“三量齐降”的态势。2015年~2016年,全国生猪调减幅度明显下降,全国生猪出栏量累计减少5008万头,全国生猪存栏量累计减少3079万头,全国能繁母猪累计减少1279万头。

    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并且启动了猪场拆迁行动。据中国农业部官员日前透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各地禁养区的划定,生猪存栏减少8%,调减生猪3600万头,尤其是浙江等禁养大省,因禁养减少的生猪数量占到整个饲养量的50%。如,2016年以来,上海市完成整治关闭不规范中小养殖场(户)2700余家;湖北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1275个,禁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搬迁关闭生猪养殖小区 830个,关闭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551家,关闭拆除可养区内存栏250头以下养猪场(户)331家、自行改造241家,标准化改造可养区内存栏250~1500头养猪场(户)131家,削减存栏生猪超30万头。

    中国农业部2015年1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共涉及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10个省份,包括133个县市。这一政策发布一年多来,由于区域调整优化以及直接减量的影响,已经累计减少生猪存栏1600万头。此前的2015年1月,新《环保法》开始施行,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治污染环境。

    2016年11月底,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明确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要求划定禁止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区域,加强分区分类管理,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途径,整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养殖密集区推行粪污集中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大力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

    新近发布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同时强调,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农牧巨头抢滩养猪市场,东北及内蒙古成主要阵地

    在环保政策因素驱动下,近两年来,中国养猪业在“三量齐降”情况下,猪价走高,养殖效益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农牧巨头特别是上市企业借力资本开始大手笔投建数10万头、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其中尤以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大集团、天邦股份的投资动作大。

    按照目前相关公司公开发布的投资计划显示,到2020年,温氏股份、正大集团、中粮肉食、牧原股份、正邦股份、天邦股份、雏鹰农牧、扬翔股份、新希望六和、大北农集团、唐人神集团、双胞胎集团这12家公司生猪出栏量合计将达到1.2亿头,占全国全年生猪出栏量(以2016年为参考),的比例将超过18%;到2025年,12家大型农牧企业生猪出栏量合计将达到1.8亿头,占全国全年生猪出栏量的比例将达到26%左右(见图2)。
    随着资本疯狂投建大型猪场与环保高压让中小猪场加速退出,中国生猪养殖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改变,猪场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一些养猪集团优势更加明显。在生猪养殖上市企业中,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最优,预计2016年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头均盈利709元、715元,而雏鹰农牧、正邦股份、天邦股份的肉猪预计头均盈利分别为447元、500元、532元。

    从目前投资情况来看,大型农牧企业纷纷在东北及内蒙古投建猪场,这也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引导生猪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相一致。而按照《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区域划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以及云南、贵州属于潜力增长区。未来3~5年,投建产能亦将持续释放,这一区域生猪出栏量预计将新增1亿多头,或将弥补各地禁养限养措施下拆迁与关停猪场退出带来的市场空缺。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