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央视:蛋价暴跌2元以下,一两年之内别指望涨到5块钱

发布时间:2017-04-28 来源:央视财经


    2017年3月份,鸡蛋均价每公斤跌到了5.53元,创下8年来最低点,很多人都在开玩笑,进入到“本命年”,鸡蛋的价格却是一路下跌,现在每斤价格已经到2元时代,而且在有些主产区,出厂价格甚至跌到了1元时代,这个价格为什么会连续的下跌,究竟什么时候能结束这样的下跌行情?

    4月26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李国祥和财经评论员李藏宇,一起来聊一聊,蛋价的下跌的原因和影响。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鸡蛋价格持续下跌 3月均价跌至近8年低点
  
    这是3月初记者拍摄的画面,在石家庄市,一家大型超市的蛋品区2.28元一斤的散装鸡蛋价签格外醒目,先来购买鸡蛋的市民排起了长队。
  
    薛光华(石家庄市民):超便宜了,我觉得太便宜了现在,最近这几年没有这么低过,太低了。

    这是日前记者在扬州一些农贸市场拍摄的画面,从事鸡蛋批发业务生意20年的商贩,黄女士介绍,现在鸡蛋收购价是每斤2.7元。
 
      黄女士(鸡蛋批发商):老早没有这个价格,多少年没有卖这个价格了。
  
    这是记者近期在山东所做的采访,在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的一个鸡蛋贸易商的库房,上千箱鸡蛋几乎将这里堆满,贸易商告诉记者,由于蛋价低迷,加上春节过后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现在鸡蛋走货缓慢,库存已经达到6万多斤,是平时的1倍还多,看着这满库的鸡蛋他很发愁。


    3月份鸡蛋均价已经跌至8年低点,针对鸡蛋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4月24号,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是阶段性供大于求,在前两年蛋鸡养殖规模效益利好的刺激下,许多养殖场扩大规模,蛋鸡存栏量不断攀升。二是鸡蛋消费低迷,春节过后鸡蛋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再加上H7N9流感的影响,鸡蛋需求整体低迷。三是饲料成本下降,给鸡蛋价格回落提供了空间。

    唐珂(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鸡蛋和鸡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高峰和消费的低谷碰头,从后期走势看,鸡蛋、鸡肉等禽产品价格,今年将总体呈现较为低迷的运行态势,也不排除阶段性振荡。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分析,按照鸡蛋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春节过后的阶段性回调,一般要持续到4、5月份,此后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到8、9月蛋价将再次回落。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农业部的负责人给出了三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供应的高峰和消费的低谷撞在一块了,在你们看来哪些因素是最关键、最值得重视的?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鸡蛋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一种生产能力或者是产量阶段性的过剩,这种阶段性过剩跟消费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跟消费关系应不大,我们一般情况下,鸡蛋跟其他的农产品(9.48 -2.27%,买入)一样,它有这种波动周期,或者说季节性的波动,过一段时间,它价格又会涨上来,又会跌下去,但是如果出现这种阶段性过剩,我们看到2004年以后,2015年、2016年价格一直都上不去了,而且整体上趋于下跌的这种态势,未来一段时间里面有可能还在低迷、在徘徊,这个就是阶段性过剩,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可能才会出现这种明显的上涨或者说上涨到一种合理的水平。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这些农副产品,主要的价格影响因素,其实是在供给端,因为消费一般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消费虽然有一些季节性的周期,比如像节假日就上去了,然后过了节假日可能下来了,然后比如像鸡蛋产蛋,它按照季节性也有一定的周期。这些周期是规律性的还好办。
  
    但如果有意外的情况,这是会影响农产品的其他因素,比如说天气因素,比如说是有一些影响作物生产的病虫害,或者影响这些养殖业的疫情,但这些是不可控的因素,就没法预测了。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阶段性跟周期性又不太一样。周期性,好比说如果价格低了,我就少生产了或者收缩生产了,但是我们现在目前这种生产能力形成之后,价格低了,好比我们在2016年鸡蛋的价格也不高,有的时候也比较低迷,3块钱左右,一斤的鸡蛋也出现过,但是为什么今年还进一步的下跌,这个就是阶段性,用阶段性来解释它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虽然它又有波动,但是它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价格比较低迷的,接下来关键问题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来调整。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副院长):近期鸡蛋和鸡肉的价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主要的原因还是供求发生了失衡,从供给来看,最近两年来整个肉蛋奶的价格特别好,导致一批的养殖户进入到这个行业,加班加点,开足马力,扩大供应量。另外一方面,养殖业的主要饲料玉米价格发生了很大幅度的下跌,甚至跌了一半,这在客观上,对鸡蛋和鸡肉的供应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从需求上来看,一般每一年的春节对鸡蛋和鸡肉的需求是有一个高峰,春节过后,需求也紧接着下滑,供应增加,需求下滑,使鸡蛋和鸡肉的价格跌到了低谷,最核心的是,从近期来看,这种价格的下滑,还不会有很大的改善。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它有周期性,但周期性的波动反而不明显,阶段性的这种过剩和阶段性的价格低迷这种变成主要矛盾。主要因为大量的这种养鸡户,养殖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就说亏本了,很多人亏本,他仍然他还会再养。第二个因素,这个养鸡发展起来了,让他现在退出来很困难,没办法来退出,如果退出来成本可能更高,所以说在这样一个因素下面,就说这种供给阶段性过剩可能会持续存在,接下来关键问题,我们规模化的养殖户,那种高度商业化的成本,对饲料或者说对市场依赖性比较高,他的退出,如果他退出的比较多,供求这种平衡就调节性比较好,否则的话,就很难来调节。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有人说前两年有很多资金是进入到蛋鸡的行业,也是让它一下就扩大了产能,所以是不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如果是资金来投资,他会及时的退出,如果亏本,他就不会养了,但是我们很多的农民,现在来发展养鸡业,他的劳动力不计成本的,他这时候,他不会来退出。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资金的流动性是最快的。过去我们说什么菜贵伤民,菜贱伤农,但实际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比如说鸡蛋,你太贵了,我少吃一点,因为这个有可替代的,我可以吃别的或者我不吃,可能关系也不太大。

    可是对于养殖户来讲,这个是他比如说我的可能很多的积蓄,多年的积蓄投进来,甚至我要贷款投进来,一旦发生类似这样的状况,他可能后面很长时间都缓不过来,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关注,不是像刚才说的,一些企业它有这种生产,有再投入的能力,而我们很多农户其实是很难承受这种风险的,这个是我们要关注农产品,刚才说的阶段性过剩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