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省份生猪补栏明显不及预期 猪价上涨接力棒向南移!
发布时间:2016-11-14 来源:播恩
今年生猪价格从6月份达到顶峰之后变开始跳水回落,之后长达了四个多月的下跌态势真的是耗尽了养殖户的耐心,同时业内也纷纷有声音说起猪周期结束,产能增加,供给关系发生变化等语。
其实,很多养殖户表示,目前很多省份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低位,生猪补栏明显不及预期。这是今年的一大特点,况且从官方数据也可以看出,产能恢复进程缓慢。而且前段时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并不是由于生猪的供需情况发生了大的改变,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仍然较低这是实际情况。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和进口猪肉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冲击较大。加之屠宰企业顺势压价诱发养殖户抛售杀跌情绪所致。可以说,现在生猪养殖发展依旧相对缓慢,但是生猪养殖发展潜力较大,前景依旧存在很大的机会。
正是由于目前南北供需情况不同,导致猪价呈现混乱状态,如同目前的玉米一样,有黑龙江的猪友表示,玉米低到了0.4元,也有河南、安徽的猪友表示,玉米买的还是0.9元。
猪价也是如此,由于不同地区消费情况不同,屠宰企业收购心态不同,导致价格也不尽相同。
而随着猪肉消费旺季来临,这种混乱状态也将随之减弱。
近期业内都在反复提消费利好,的确在入冬之后,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区将开始制作腊肉香肠,这将提振猪肉需求,从而引导猪价的上涨。但是我们要明白只有天气放晴,市民才能晒腊肉、香肠,而近期又有多股冷空气接踵而至,降温让南方频频降雨,市民腌制腊肉的时间一次次被延后,所以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可观的提升。
而在北方,寒潮使得东北地区出现降雪,生猪的出栏、运输都收到影响,同时养殖户普遍看好后期猪价,挺价惜售的情绪增强。而生猪运输受阻,屠企采购难度加大,不得不提价保量。需求不同使得南方地区猪价上涨乏力,而北方市场将出现较好行情。
在短时间内,双11也将是影响猪价的一个因素,双11给全国物流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将传递到生猪的运输,同时双11之后市民的消费将逐渐趋于理性,市民将减少对荤腥食材的采购。面对猪肉销售不佳,生猪采购较难的情况,部分屠企或许将狠心压价,再次与养殖户打价格战。而近期养殖户惜售情绪较浓,压栏猪只较多,这给后期猪价的上涨埋下了隐患,截至11月13日发稿,全国均价为16.84元/公斤,这个猪价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了,莫让让贪字变贫字!养殖户们可以开始适当出栏,不给屠企有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