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克东县实施“粮改饲”力促乳业快发展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
黑龙江克东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粮改饲”试点县,自2015年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及畜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组织、落实责任,制订方案,全面部署,积极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明确对象,强化监管,加强验收,兑现资金,做到“受益对象明确、贮存地点清楚、收贮数量准确、款物台账详细”,“粮改饲”试点县项目取得明显成效,青贮饲料生产与畜牧产业得到紧密衔接,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项目单位收贮贮方达60余万立方米,出动大型克拉斯收割机械34台(套),青贮玉米种植13.5万亩,种植紫花苜蓿6300亩,燕麦草5000亩,贮量45万吨,均达到项目单位收购标准。2015年-2016年两年期间,争取粮改饲试点项目共3166万元,有力支撑全县乳业快速发展。
一、依托龙头,乳业全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
依托3家饲料农业公司,全面实施粮改饲试点县项目,壮大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基地,严格把控乳业全产业链上游饲草饲料种植环节,为规模牧场提供安全、健康、营养丰富的饲草饲料,从源头规避奶源安全风险。每年为顶鹤公司协调青贮种植用地10万亩以上,实行整村推进,采取企业、合作社联合经营的方式,与3300名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实行连片种植,实现“过腹”增值,增加农民收入600多万元,带动劳务收入700万元,提供农业就业岗位375个,提供养殖就业1400个岗位,劳动力实现转化,就业渠道、税源明显增加,形成了从饲草种植到饲料加工、从奶牛养殖到乳粉生产、从物流包装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二、壮大基地,乳业主导产业得到明显加强
通过实施粮改饲试点县项目,我们坚持把青贮饲料生产做为壮大优质奶源基地的首要环节来抓,宣传全株玉米青贮发展奶业好处,产奶潜能增强,奶业增效显著。加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收割、青贮、饲喂等环节培训和指导,科学引种中原单32、北青贮一号、龙单38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引进爱尔兰爽苗覆膜系统,亩产量和收贮质量大幅提升。现飞鹤3个万头牧场优质荷斯坦奶牛近4万头,均采用全混日粮(TMR)技术饲喂,奶牛单产水平分别达到10吨以上,青贮饲料普及率达到100%,成为全国单产水平最高、鲜奶质量最好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原奶各项指标比肩欧盟标准。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万头牧场3个、千头牧场2个、中小牧场14个,奶牛存栏4.5万头,规模比重100%,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优质生鲜乳重要的供应基地和输出基地。2015年鲜奶产量16万吨,跃居全省第二,飞鹤缴税3.2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2.3%,克东由奶业弱县成为全省奶业强县。
三、调新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融合发展
项目实施2年以来,我县农业正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方向调优。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与2014年以前相比增加35%。在当前传统大宗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的背景下,引导农业结构由“种植”向“养殖”上调,通过种植、饲养奶牛、过腹增值,种植效益增产增效优势突显,与种植普通玉米和大豆相比亩增收200元以上,而且通奶蛋白、能量等营养得到保证。自2015年开始,引进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牧场牛粪和秸秆发酵转化为沼气,由沼气生产天然气,沼渣生产有机肥,用于饲草饲料种植,实现粪污还田,降成本、增收益,逐步构建成了以养促调、以调促养、粮饲兼顾、农牧融合、种养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