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结构性调整 中小散户的出路在哪?
发布时间:2016-09-30 来源:布瑞克农业数据
农业部28日通报显示,近年来我国坚持种养结合,推进养殖污染防治,南方水网密集区生猪存栏调减超1600万头。2015年年末出台的《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提出整体目标,到2020年,在南方水网地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比例达到85%以上,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1、目前养殖结构
2、结构性调整
近些年生猪养殖结构性调整,不光是养殖规模大幅提升,也是生猪产能区域性的转移,南方水网文件提出优化产能布局,简单的说,一个是禁养区的划分以及拆迁,另一方面就是生猪产能向非超载区域调运。主要需要产能调减的地区有哪些呢:广东地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可以转移的地区有哪些:山东,江苏北部、西南地区,可以说南猪北调以及东猪西进势在必行。
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看出,大部分北方以及西南地区仍存在丰富的土地资源,根据地形图,我们也能看出南猪北调以及东猪西进的各种优缺点。
南猪北调:以东北地区为主,地貌相对适合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是建设周期以及成本会偏高,小编曾认识一个东北搞建筑的,据他所说,他们东北在最冷的四个月里面都是无法户外作业的,这就会导致产能建设周期是别的地方的1.5倍;另外东北地区温差大,基础以及保暖设施投入也会更大,尤其是产床等相关设施。在目前中国生猪养殖市场仍以中小散户为主导情况下,9月由于温差较大东北抛售现象会对全国猪价影响进一步加大。
3、未来中小散户的出路?
在未来规模化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以及地域性产能调整的情况,中小散户缺乏风险抵御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未来中小散户的出路在哪?
1)成为大企业合作养殖户,目前大部分企业是以“公司+农户”实现快速扩张,大企业提供种猪、猪苗等,养殖户通过自建养殖场等进行合作养殖,育肥完成后,大企业以合同价收购,利润相对有限,市场风险较小。、
2)转型其他农业:养猪人大多家乡情结浓郁,不愿离乡,徒个安稳现状,整体来看,转型其它农业产业概率较大。
3)外出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