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后期走势轨迹解析!
发布时间:2016-06-29 来源:布瑞克
玉米后期能否再续辉煌
从昨日起山东深加工企业到货车辆明显增多,部分企业卸车困难,门口滞留车辆达300余辆,最少的也有30-60辆车排队等候,与上礼拜到货的10辆、8辆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深加工企业迅速做出反应,下调玉米收购价格,其中英轩实业收购玉米昨天下午14:30本地粮、东北粮统一执行一个价格0.98元/斤,本地粮下调5分/斤,验收标准不变;临清金玉米因厂里车特多卸不完,27日上午9点30分前已经到厂统计过的车可继续等待卸车,而还没有到厂统计上的车请安排去其他厂家,什么时间恢复另行通知。6月27号中午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继续下调,其中寿光金玉米收购价格1.0元/斤,东北玉米同价(烘干粮最好不低于二等)下降1.7分/斤寿光新丰淀粉收购价格1.0元/斤,东北玉米同价(烘干粮最好不低于二等)下降1.7分/斤;寿光晨鸣淀粉收购价格0.996元/斤,下降1.8分/斤;潍坊英轩当地粮收购价格0.98元/斤(起步扣2),东北粮收购价格0.98元/斤(起步扣2),霉变多少都要;潍坊盛泰药业收购价格0.997元/斤,下降2分/斤;诸城源发收购价格0.96元/斤(杂质过筛),东北、烘干玉米同价;诸城兴贸收购价格0.95元/斤(杂质过筛),东北、烘干玉米同价。
玉米价格下调早有迹象
对于本次玉米价格回落笔者上礼拜就已经做出了风险提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玉米价格的突然跳水绝非偶然,很多朋友对于此次玉米价格的突然跳水回落表示很惊讶,其实这个价格的波动早就蓄谋已久,首先从第一次超期玉米的拍卖结果开始就注定了这次的价格回落是个定局,成交价格大幅溢价给市场一个强劲有力的信心,而后接连四次的拍卖结果依然火爆,成交量持续攀升,溢价率节节攀高,但与大量拍卖成交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到货量却一直零星散漫,没有一点积极性,致使企业一路不断提高玉米进厂价格,以刺激到货量,不过价格的不断攀升并未带来更多的上货量,企业到货量每天始终维持在10辆车左右,从这些市场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四次超期玉米的定向拍卖,国家推出的量在不断加大,成交率不断刷新,溢价率节节高涨,但这些玉米并没有按序就班的进入企业,而是出于利益的驱使在市场上被囤积沉淀了下来。几经拍卖叠加,市场存量不断加大,企业也因到货量的持续减少,被迫加大了拍卖积极性,并开始了有效的库存建立。与此同时,华北区域内的新季小麦开始集中上市,由于今年小麦基层收购价格偏低,贸易商、基层粮点收购积极性很高,部分摊点小麦积压过多,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今新季小麦收购已接近尾声,但由于今年入库要求较为严格,入库进度缓慢,部分粮摊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使得部分摊点不得不提前释放囤积的玉米,以解燃眉之急,加上前期拍卖的玉米库存也有部分要到期,面临必须出库的境地,所以造成企业到货量猛增,集中出货的波段性供应过剩。另外,我们从6月22号拍卖的结果也可以看出些端倪,上礼拜的拍卖成交量和溢价率明显缩水,显现出市场的消极态势,同时期货方面也是一路下滑,充分表明市场主体需求将要面临一次调整,预示着市场供应将要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市场供需平衡其实已经到来,因为人们的市场参与度明显消极了。
理性看待玉米市场波动
从前天国粮中心反馈的消息显示,6月28-29日释放的下一期玉米拍卖量和地区明显缩减,这一信号充分说明政策主导面对市场的把控和监督力十分有效,政府对于当前市场的表现了如指掌,并会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此我们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再次拍卖将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转折,即拍卖量缩减,成交量缩减,溢价率会明显停滞,预期政策面也会对拍卖的时间、数量、省份做一个重新的规划,以便保持一个稳定的市场价格。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近期东北玉米的市场动向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山东企业玉米价格跳水前也是东北玉米刚刚开始入关的时候,也就是说如今的山东价格也才刚刚进入一个东北玉米回流华北的一个盈利点,若是此时玉米价格大幅跳水,那么东北玉米就又会被成本的压力拒之门外,那么在接下来真正的东北临储去库存就又会造成阻力,所以在近期十几天之内山东价格的回调,只能说是挤压前期拍卖的玉米和华北区域内的部分囤积粮源,释放出来进入市场,这应该说并非市场的利空点,而是对释放东北临储库存所制造的一个可操作空间。在经过本轮降价之后,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市场供需临界点,如今的这个玉米进厂价格也很可能将会成为一个标杆性的峰值,即使后期价格能够再次上浮,也很难再次突破这个高点。而且我们从所公布的28-29号拍卖的玉米公告里清晰地看到了2014年的玉米也在下一期拍卖里,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为了释放不易储存的露天蓆茓囤一个表层意思,也可以侧面反映超期玉米释放即将结束。而本次2014年度的玉米释放,价格也将是后期玉米市场的一个引导,也是对东北方面去库存的一个价格衔接,毕竟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和跳水对于后期去库存有百害无一利,所以笔者认为在此时刻,若是你手中玉米买入成本很低,已经利润可观,释放出一部分显然也是比较明智的,而期望后市价格会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惊喜,显然没有充足的理由和动力。
后市玉米将如何演变?
决策层今年能够把超期的玉米释放出去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断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强化玉米市场化的理念。玉米市场流通粮源会不断缩水,2014-2015年产的玉米是绝对不会发愁卖掉的,所以在此期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区间,能够合理的把库存释放是最理想的一个境界,在国产新玉米上市面临再次跳水风险,但去库存也很可能在那时停止释放。在经过了本次玉米价格的波动之后,相信很多玉米圈子的朋友心态上会更加成熟谨慎,不会再那么执着的认为玉米不可能掉价,后市会更加理性的操作,这种心理也将会为后期市场的价格稳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玉米价格维持一个偏向积极的稳定局面可能更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