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行业一周要闻回顾(4.18-4.24)
发布时间:2016-04-25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猪】
1、猪肉价淡季不淡或因商家囤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3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很多人认为,今年的猪肉价格淡季不淡。对此,财经评论员胡乃军表示,猪肉价格的周期不一定以季节为转移。2009年到2012年间猪肉经历了3年的疯涨,但是2012年到2015年的3年中猪肉价格比较惨淡,直至2015年末猪肉价格又开始上涨。我国的养殖业中养猪和养鸡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规模比较大。很多养猪、养鸡的专业户和猪肉、鸡肉的厂商为了趁机赚一笔会选择囤货来延迟猪肉和鸡肉的出厂时间,等肉价上涨之后再对外销售。人们往往认为春节过后天气变暖,猪肉的需求下将价格也会随之下降。而有的猪肉商家为了赚钱,不管猪肉价格上升还是下降,依然会囤货炒作,不一定能迎合人们对于猪肉季度性需求的认识。
2、各地储备肉开始投放
近期零售市场上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为稳定猪肉价格和保障节日市场供应,进入四月份以来,已有三省开启储备肉投放工作。4月10日,大连市政府决定从4月11日起向市场投放1000吨市级储备肉。4月22日,陕西省商务厅、西安市商务局决定于4月23日起至5月22日将在西安投放共计800吨冷冻猪肉储备。其中,陕西省500吨,西安市300吨。4月22日,甘肃省商务厅决定于4月23日至5月6日期间向兰州市场和武威市场投放1400吨省级储备冻猪肉。其中,兰州1200吨,武威200吨。
3、产能淘汰见底意味着什么?
2013年9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30个月,2016年3月出现环比持平。具体淘汰力度来看,从2013年9月份的5000多万头减少到目前3700多万头,淘汰约1300多万头能繁母猪。这是2015年3月以来猪价进入上涨通道,且淡季仍能维持高位的最重要原因,缺猪!按照猪的生长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增减栏将影响大约一年以后的生猪供应量。3月份产能淘汰若见底,那么意味着明年3、4月以后生猪供应将逐渐增多,长期生猪供应偏紧的局面将得到改善。猪价维持高位的有利环境将逐渐出现变化,若能繁母猪提供的生猪供应越来越多,猪市供给从供应偏紧转向供大于求,可能就是猪价下降通道的开始!当然,好消息是,起码在未来一年内,猪市生猪供应偏紧的局势不会有大的变化,猪价有维持高位的天然优势。而且据能繁母猪数据推测,越接近明年3、4月份,预计供应越紧张,猪价达到高峰的可能性越大。
【禽】
1、台湾鹅场发生H5亚型禽流感 1832只遭扑杀
(台湾)台南市归仁一处肉鹅场,去年曾染疫,该场鹅农的禽舍饲养环境为非开放式禽舍,该批肉鹅已届上市日龄,18日鹅只出现异常死亡情形,经兽医师解剖发现疑似禽流感,24小时内进行通报,动保处19日完成移动管制并採样送验,21日确诊染上禽流感。动保处已于21日下午完成扑杀作业,为即时防堵疫情扩散,已针对该场周边道路及附近公共区域加强喷雾消毒工作及防疫宣导。台南市动保处处长李朝全说,染禽流感的该肉鹅场周边1公里内有8处禽场,均已完成消毒及疫情调查,目前皆无异常,且为确实侦测病原,动保处也将立即启动扑杀场周边1公里内禽场採样监测,持续监测3个月,确定环境中无禽流感病毒。
2、控产能 白羽肉鸡2016年可见引种41万套
过去5年,白羽肉鸡产业增长迅速,祖代鸡场的存栏能力最高达到200万套,加上不少负面新闻对行业的影响,造成了过去2年供大于求,鸡苗毛鸡价格持续走低,屠宰企业库存增加、行业深度亏损。但春节以来,白羽肉鸡市场行情一改去年低迷状态,鸡苗和毛鸡价格持续攀高,最高时候突破4元,鸡苗甚至突破5元/只。受此影响,行业全面回暖的声音渐成主流。多1套祖代鸡可产生5000只商品毛鸡”,针对未来5年白羽肉鸡品种还要依赖进口的情况,祖代鸡引种更易掌控。自2014年之后,祖代引种量开始大幅度降低,2015年引种只有72万套,2016年目前可见的计划引种41万套,相比于2013年最高的154万套减少非常明显。
【行业】
1、于康震强调提高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兽医工作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适应养殖业转型升级、确保舌尖安全、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切实围绕保障养殖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工作要求,调整、完善、建立新型兽医卫生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高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在疫病防控方面,加强人畜共患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控,落实重点马病消灭净化措施,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加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在兽医卫生监督执法方面,加强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养殖运输屠宰环节监督执法,注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长效机制。在屠宰管理方面,要加强行业监管,引导转型升级。在兽药监管方面,加强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监管,深入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
2、刘继军:推广生态养殖 应用科技改造传统畜牧业
随着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提升、新型城镇化推进,我国畜牧业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但供求矛盾突出、养殖收益下降、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等也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难点。当前我国以传统畜牧业为主,正在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业转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继军认为,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推广;除此之外,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紧密结合,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学研结合,发挥综合效益。畜禽生态养殖也正在我国逐步推广。刘继军认为,生态畜牧业,要求生态平衡,同时,提高环境自净污染的能力,农牧良性循环就是避免环境污染的发展方向。他表示,环境承载力和畜牧业的布局需要相互统一。
3、重磅!玉米补贴定在每斤2毛左右,临储预计超越1.2亿吨
近日,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春富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国家给农民一个适度的补贴,根据各方的反映以及我们掌握的情况,每市斤大体2毛钱,就是一亩地大体在170元钱左右”。通过近期国家机构负责人对玉米临储的解释,可发现一下特点。一是今年的玉米种植调整力度非常大,所以补贴区域一定是玉米优势种植区。二是镰刀湾地区如果再种玉米肯定没补贴,如果不种玉米反而能得到一些国家扶持品种的补贴。三是国家虽然在玉米方面要以市场调节为主,降低玉米的市场流通价格,但粮食安全也是国家要考 虑的重点因素,所以国家调整粮食价格的原则就是:做到“种粮卖得出、吃粮买的到”,因此除了 补贴之外,国家出台玉米临储“兜底政策”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