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生猪价格淡季不淡 合理补栏防范风险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经济日报


    3月份本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但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前两三年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低迷,加上各地不断提高环保门槛,不少散养户在市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退出市场。专家建议,生猪养殖场户应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合理安排补栏。

  猪肉价格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3月1日到10日,50个城市猪后腿肉、五花肉价格是每公斤29.79元、30.61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4.5%、25.3%。

  “虽然春节后,消费减少,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依然在高位运行。”农业部猪肉市场分析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说。

  猪肉价格缘何持续在高位运行?朱增勇认为,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生猪出栏量。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连续4个月下降。今年2月份生猪存栏量环比减少1.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0.6%。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8个月减少,2015年12月份跌至近5年来最低点。能繁母猪存栏量下滑导致仔猪供给的减少,影响后期生猪存栏量的增加。

  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与国家强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有一定关系。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规定: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行业大幅扩充产能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生猪产品19.32万吨,环比增长8.0%,同比增长39.8%。对比鲜明的是,生猪产品出口1.66万吨,环比减少61.7%,同比减少8.9%,贸易逆差2.72亿美元,环比扩大62.7%,同比扩大54.3%。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猪养殖成本和猪肉生产成本远低于我国,猪肉市场价也远低于我国。随着加入WTO的‘15年保护期’的结束,我国将不得不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开放农产品市场。2016年国内外猪肉价格继续保持较高价差,猪肉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国内猪肉价格。”朱增勇说。

  风险管理需加强

  虽然业界专家提示风险,但短期猪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2015年,我国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出栏占比已经达到44%。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判断市场和抗市场风险能力显着增强。当前,中等规模户成为生猪生产的主体和稳定猪肉市场供给的中坚力量,规模化水平提高了生猪生产的稳定性,未来猪周期将会较显着延长。

  此外,对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贸易政策变动等的重视,也将使中等规模养殖户更加慎重决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猪产能调节时间和猪周期。2015年10月28日,四部委联合发布新版《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调低了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明确了冻猪肉收储的最高量,弱化微观层面调控的同时更注重宏观调控。新预案更强调了市场在生猪产能调节中的作用,更符合生猪生产的现实情况,而合理、及时的政策将有助于生猪生产稳定和猪价稳定,促使猪周期的拉长。

  朱增勇认为,生猪供需相对偏紧的现状大约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这期间生猪养殖还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对于后市,他建议广大养殖户关注农业主管部门发布的全国生猪存栏、生猪屠宰、猪肉贸易信息和价格信息,以制定合理的补栏计划,加强风险管理,适时出栏。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