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取消陕西省原种猪场国家核心育种场资格
发布时间:2016-03-22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因为种猪数量大幅减少,难以完成种猪性能测定任务,取消陕西省原种猪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资格。这表明作为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养殖单位也存在被取消荣誉的可能。
谈及被取消资格,一位熟悉该项目资格评审的业内人士日前表示,虽然对于这些猪场也进行例行检查和动态监管,但采取取消资格这种方式还是首次。
核心育种场监管要有进有出
截至2015年年底,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已达到96家。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规定,2016年前分批完成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评估筛选,目前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根据农业部的要求,下一阶段工作将重点加强核心育种场监管,实现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提高核心育种场含金量,为联合育种搭建基础平台。
此次,农业部组织对阜新原种猪场等11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进行了督导检查。据了解,这11家猪场分别是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获批国家核心育种场的。检查采取现场核查与上报数据对比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了核心育种场企业资质、种群规模、种猪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遗传交流、数据报送工作开展情况。
“比如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要求有600头纯种母猪,对于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猪场来讲,可能是负担,因为企业需要赢利才能生存。除此之外,还存在诸如团队管理、人才、技术等其他多种问题。”上述业内人士称。
对此,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贤表示,既然是国家核心场就需要达到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退出也是合理的,不应该有什么负担。
哪些情形会被取消核心场资格
据了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明确了必须加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动态监管与指导。管理分为日常管理和动态管理,日常管理上,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实行专家联系制,办公室为每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委派1名专家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办公室将不定期组织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除此之外,在动态监管中,当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就取消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资格:一是企业关闭或转产,不再从事种猪生产的;二是被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三是不配合专家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出现数据故意造假情况的;四是出现国家规定一类传染病的。
2011年颁布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在种猪登记、性能测定、种猪遗传交流过程中出现严重过失或人为造假情节的;不按时提交育种数据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情节严重的;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未在办公室备案的;不履行核心场要系统开展种猪登记、种猪性能测定、种猪育种值估计和选种选配等育种基础性工作,技术档案不完整、准确的;以及不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工作规定事项,情节严重的,将被取消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资格。
荣誉重要资金扶持也重要
按照《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核心场可经授权使用“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标识,用于种猪生产、销售和宣传推广。优先享受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优先使用遗传交流优秀公猪精液。有维护本场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利,包括种猪产品、育种方案、原始材料与数据、科技成果等。这些都可算作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权益。
近年来能繁母猪大量减少,种猪企业也在逐渐减少,行情发生改变,所以有些企业放弃了种猪业务,特别是一些单做种猪的场,没有商品猪等其他业务来平衡盈亏,行情不好,只能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