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2015年望“养”兴叹,2016年华南水产养殖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16-03-17 来源:中国渔业报


    2015年10月,台风“彩虹”袭击华南,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2016年1月的“霸王级”寒潮又让华南这片水产养殖宝地承受了一场重大灾难。台风、雨水、寒潮等恶劣气候给华南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加之2015年整个行业的低迷,罗非鱼出口遭受重创,使得今年华南地区水产市场越发显得变幻莫测。水产出口企业面临亏损,饲料原料价格一路疯涨,塘租、饲料、机械、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作为我国主要水产品养殖区域,华南一直备受关注。面对2015年的重创,我们不禁思考这一命题:华南水产养殖业今年的出路何在?

    罗非鱼从业者抱团取暖

    许多人认为2016年1月的那场寒潮可能会对今年罗非鱼的价格有一定的提高,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罗非鱼产业爆发出来的系列问题不可能很快得到解决,呼吁养殖户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要过于乐观,如果不注意调节自己的养殖规模,控制养殖量,很有可能又会出现量大价贱的局面。

    “今年罗非鱼产业要发展,在养殖模式和加工出口环节必须有所突破,这是饲料企业和养殖户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养出高质量的鱼是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措施,但传统的养殖模式还无法在鱼的病害防治、质量及产量的提升上有很大作为,通过改变养殖模式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北方的工厂化养殖。虽然华南的情况与北方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都是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勇于改变。

    作为出口型依赖产业,罗非鱼产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加工企业思考更多。要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合理的价格,首先就得改变窝里斗的现象,大家树立抱团发展的大局意识和观念,保持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不要自相残杀,他人得利,这是罗非鱼加工企业所需要打破的瓶颈。不破不立,这样行业才会有希望。

    大浪淘沙 养殖户如何立足

    其实水产养殖业也在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每位养殖户作为其中的一粒“沙”,如何在行业立足,确保不被“淘”走?这不仅是老一辈养殖者思考的问题,更是新一代水产人的命题。广西来宾的韦老板是一名“90后”,虽说现在90后养殖户也不少,但有自己独到的养殖思维,能够放眼整个行业看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韦老板整个家族原本都在做其他生意,五年前,他转行养鱼,成为了家族里的“渔一代”。刚开始养鱼时,只有6口网箱,每口网箱每年产3000斤鱼,一年下来,收入并不高。养了两年之后,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五年之间,他的网箱从6口增加到如今的126口,2014年养鱼纯利润达到了20多万。

    2013年,韦老板又多了一个身份:饲料经销商。他向记者介绍,2013年之前,在广西来宾的许多地方,养殖户们没有使用饲料的习惯,鸡粪、牛粪等最原始的肥料就是鱼饲料。“这里和华南沿海地区相比,养殖模式相对传统,信息来源闭塞,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需要改变养殖户的思维,给他们提供科学的养殖模式和先进的技术。”韦老板说道。

    传统养殖模式渐行渐远 创新之路势在必行

    广东某饲料企业的一位市场经理感叹,近几年养殖户确实不容易:塘租和人工逐年上涨,饲料价格处于高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鱼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单亩产量低,单斤成本高,鱼价低、卖鱼难,养殖终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他算了一笔帐:今年广东顺德地区塘租4500-8000元/亩、中山2000-3500元/亩、三水2000-3500元/亩、江门1000-1500元/亩,工人工资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电费0.62-0.7元/度,出鱼拉工的费用为0.15元/斤,这样算下来,草鱼成本差不多在4.5元/斤,罗非鱼为3.5-3.6元/斤。按照珠三角4.3-5.5元/斤的草鱼鱼价,3.3-4元/斤的罗非鱼鱼价,很大一部分养殖户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与其说这是广东这几个区域的困局,不如说这是所有水产养殖户面临的共同问题。“成本不断大幅攀升,养鱼怎么赚钱?这种压力不可避免地直接传递给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大家近年来亦是在痛苦中煎熬与挣扎!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这位市场经理表示,在目前的水产养殖现状下,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要抓住客户,帮助客户赚钱,创新之路势在必行。“一种养殖模式和方法不能适应所有养殖户,我们会经常根据特定的环境因素帮助客户订制出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以增效为原则,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获利。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2015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饲料巨头布局华南 特种鱼形势看好

    当今水产饲料行业竞争极为惨烈,2015年原料价格走低,降价促销成为主流,华南地区作为国内水产饲料销量最大的主战场,广东珠三角区域的各种促销降价风四起,各种特色新颖品牌不断充斥在水产市场。从去年饲料企业们在华南市场的博弈,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人这样总结:目前饲料企业普遍存在几种状况,龙头企业跑马圈地、开疆拓土;中小企业谨小慎微、普遍焦虑;规模企业内心纠结、两极分化……近几年水产饲料企业之间的战争可谓硝烟四起。就在2015年夏天,华南水产饲料界上演了两场关于特种料的不大不小的价格战,引发行业关注。不管是哪一场价格战,大家都可以读懂这样一个信息:特种鱼养殖将在华南占据重要地位。

    在华南的特种料市场,目前市场容量最大的是乌鳢,而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黑鱼”事件让乌鳢市场不容乐观,整个产业链遭受影响而导致严重亏损,但乌鳢的特种鱼地位在华南水产市场上仍然不容置疑;加州鲈鱼近几年由原来的冰鲜鱼投喂转为饲料投喂,光佛山每年就有20万吨左右的市场容量,是未来潜力较大的特种鱼;石斑鱼多在海南主养,但近几年也逐渐发展到广东湛江一带养殖,整个华南地区的市场容量大致为2万吨左右。此外,金鲳鱼也是不可忽略的特种鱼类。广西一位业务员表示,今年广西有养殖户增加了许多养殖金鲳的网箱和鱼排,金鲳鱼或将增量不少。

    “华北的对虾工厂化养殖,华东、华中地区的河蟹、小龙虾养殖,华南的加州鲈、大黄鱼养殖都极具潜力。全国特种水产养殖将常规化,这或许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增长点。”有业内人士表示。

    华南承载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太多的期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2016年华南水产养殖业是否会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开始好转,我们且行且观察。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