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才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发布时间:2016-01-26 来源:猪e网
科学,才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养猪新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养猪需要保健的理念也普遍得到了认可和提倡。然而市场上“保健”产品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致使养猪户无从选择。
什么是保健,保健只是一个概念吗?
保健,在辞海的含义是保护健康,它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保护动物健康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和。
什么是保健养猪?
保健养猪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
真正科学的保健养猪技术和产品必须符合五个标准是什么?
1、符合猪只生长的规律,对动物机体无损害;
2、能持续保护动物健康,并能从根本上激发动物的生产潜能;
3、可有效提高猪场的生产指标,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
4、不仅关注某个阶段的某个问题,而是关注全程;
5、能够提高猪肉品质,保证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
目前养猪业中存在哪些错误的做法,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重价格轻价值。一些养猪户购买产品时往往更看重产品表面价格、公司促销活动等外在利益,而忽视产品能为猪场带来的根本价值。很多养猪户常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产品,而不是根据猪的需求。比如,有些养猪户凭感觉判断产品好坏,不愿做产品使用数据及效益分析,甚至认为实证数据是为厂家而做。再比如,有些养猪户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低价劣质的产品,尤其在行情低迷时放弃对猪只健康和营养的关注。还有就是很多规模猪场,决定产品去留的关键不是猪场老板,而是场里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往往看重的是自己能获得多少利益,而不是产品能够给猪场带来多少效益。这些都是忽视价值本身的错误做法,也是猪场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药物防病。在饲料中过量添加药物来预防疾病,造成耐药菌株产生、损害动物免疫功能、药物残留严重等问题。很多企业甚至将其命名为“药物保健”,混淆视听,误导养猪户。
乱用疫苗,免疫程序复杂。疫苗免疫是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万能的救世主。大量的疫苗免疫给猪的健康带来极大影响,除免疫应激外,还可能造成免疫紊乱,导致疫苗免疫不但不会产生免疫记忆,还可能存在极大的风险。特别是疫苗质量不过关或采用弱毒苗免疫时,可以直接导致猪的发病。因此,疫苗免疫是必要的,但要根据自己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断奶后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及配种后不减料。断奶后应继续使用哺乳母猪料,一般采食量在3.0千克/日左右。因为哺乳母猪饲料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母猪排卵(1-2枚),特别是哺乳期减重较大的母猪效果更明显。配种后应立即改为妊娠母猪料,将喂料量减少到1.9-2.3千克。母猪配种后的48-72小时是胚胎死亡高峰期,过高的采食量和过高的日进食能量均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产仔数减少。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看不到问题所在,或者看到了问题却不去改变。所幸以上提到的错误的观念和做法都是我们可以去改的,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企业,应当有良知,讲科学,研发高品质、高科技产品,帮助养猪户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方法。作为个人,养猪老板们则应当不断学习科学的保健饲养方法,坚持把养好猪放在首要位置。当然,作为政府,也需要有决心,更进一步加大力度对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