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扑克Legend Poker·(中国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奶价低中小场大量退出 养牛前途堪忧亟待政策支持

发布时间:2016-01-22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奶价的下跌,养殖户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发生在2015年初的“杀牛倒奶”事件逐渐淡去,虽然,国内牧场的奶牛存栏量大面积减少,但终端消费市场,超市液态奶买赠已成常态,奶粉战场更是硝烟弥漫,受国际奶价低迷、进口奶粉和进口液态奶地不断冲击,我国乳业从2013年“奶荒”到如今的“奶剩”,整个行业陷入低迷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的奶牛养殖业正处于一轮产业升级的困难期,散户及小牧场逐渐退出成必然趋势,而规模化牧场单纯依靠国内几家大型乳企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在我国奶价低迷的状况下,国内养殖业会越来越困难,如果政府再不出手相助,上游奶牛养殖业前途堪忧。
 
    奶价下跌 大量中小牧场退出
 
    据了解,受国内奶价低迷、养殖户的奶无法全部消化等因素影响,让养殖户“苦不堪言”。去年,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区很多的中小牧场已经退出,而2016年,中国的乳业依然会在寒冬中度过。
 
    乳业资深研究员宋亮表示,目前来看,乳企和养殖户之间虽然有合约,但并未按照实际出奶量收购,一旦企业拒收,就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而2016年,乳企和养殖户之间签订的价格还将在目前3.8元/公斤的基础上再降低3到5个点,因此,今年的养殖户比2015年更加困难。
 
    事实上,国际牛奶价格的低迷,加上进口关税的减少,注定了国产牛奶在此轮竞争中没有优势。而国内原奶价格继续走低,企业又要盈利,选择价格低廉的进口大包粉和液态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制品企业所热衷,这无疑对我国的乳业养殖业带来更大的重创。
 
    在宋亮看来,国内乳业将进入深入调整期,产业间存在的矛盾也将进一步激化。宋亮表示,近年进口大包奶粉价格持续低迷,并与国内呈倒挂趋势,对国内乳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业冲击明显;其次,由于进口原料质优价廉,企业大量使用,替代国内生鲜乳,引起上下游产业矛盾进一步加深;而进口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企业加快海外投资布局,从而减少国内奶源、加工等方面投资。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也表示,受经济环境,国际奶价低廉以及进口液态奶和进口大包粉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国内的养殖企业和生产企业都面临较大的困难,目前,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都在将牛奶进行喷奶,高库存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库存化,因此,2016年上半年中国乳企以及养殖户的日子依然不好过。
 
    上游企业 借力资本谋求转型
 
    原奶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内乳制品行业的“过剩”,整个乳业近两年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的疲软也加速上游奶源的洗牌,大量中小牧场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规模型牧场与国内大型乳企都有固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它们同样危机四伏,依然面临交奶难的问题。而养殖业属于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的一个产业,在行业低谷期,如何健康的生存下去成为乳业上游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宋亮表示,上游奶源行业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旦上游企业蒙牛、伊利等不收它们的原奶,这些企业只有往下游发展,就是做低温奶。但是下游产业的竞争又十分激烈,对它们来说希望渺茫。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上游牧业公司的业绩近两年来表现不佳。
 
    在宋亮看来,养殖企业是一个弱势群体,它们日子好不好过取决于下游企业和政策,但是下游产业竞争激烈,因此对它们来说盈利机会渺茫。建议国家修改乳品产品标准,建立国家临时奶粉储备制度,对养殖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深化改革,比如土地所有及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如果政府这么做,对奶牛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国内剩下的牧场,没有政府政策支持,单纯靠自己很难有出路。

网站首页